10月14日下午,徐州“今驿之家”二楼小会议室迎来了一位贵客,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恩山教授。刘恩山教授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担任《生物学通报》编委会常务副主编、全国中学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等多项职务,还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我国“204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专家组成员。他在会上为“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作了题为《高中生物教育理念》报告。在报告中,刘教授全面阐述了我国目前生物学教育的现状和进展,客观评价了生物教育教学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存在不足,并结合美国教育发展概况提出了我国的生物教育改革目标,就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生物教育的理念与综合素质作了解读,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报告中,刘教授就我国目前教育领域的重大变化以及国内国际环境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从2000年新课改开始到现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整个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教育的政策和计划也逐渐完善,这不仅预示着我国的教育将会进一步发展,更意味着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将不断提高。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教育改革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增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刘教授介绍说,从生物学纳入高考范围到90年代初取消生物高考,再到1999年恢复生物高考,我国的生物学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中有值得我们总结的有益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过失。总的来说就是要我们总结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从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开始后,刘教授作为制定生物新课标的专家组成员,亲自参与拟定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工作,为我国生物学的教学及改革做出了贡献。刘教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还要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现代科技的日异月新,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等情况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对于生物学科而言,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和不断提高以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性质;2.理解生物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6.专业知识的持续发展。2010年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接近尾声,总的来说,生物学课标的主要变化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凸显重要概念,如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材的修订。
关于国际教育的发展动态,刘教授以美国为例简要叙述了这种态势。刘教授说,美国的教育改革也是基于其国内的特定背景,逐渐以知识而不是以体力为代价获取财富,整个社会对知识、技能及创造力的需求越来越多。针对这种形势的变化,美国提出了针对21世纪的新的技能要求,这包括:适应能力,多种交流能力,非公式化的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及自我发展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对于我国生物教育的改革,刘教授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强调科学探究的价值,少而精的内容要求,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关注科学教育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影响,STEM融入科学课程,评价促进学生的理解等。
      最后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刘教授提出以下几个建议:关注学生持久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正是新世纪对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