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发布者:李伟发布时间:2015-11-20浏览次数:365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表征。人才培养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工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借鉴和传承香凝“冀养实业人才”的教育思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大有裨益。

  关键词:何香凝教育思想;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自2007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以来,全国已批准了数百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旨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然而,从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看,我们缺少的是应用型人才,而绝大部分的工科院校都在培养“划一”的学术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空缺[1]。因此,工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历史必然的选择。继续传承何香凝教育思想及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破解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难题,创新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研究要义。

  一、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强调的是以谋职为取向,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对口型”、“专才型”、“适应型”的各类人才,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主要立足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工程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面对某个冷冰冰工程项目时,不能很好地将工程实施与社会环境完美结合。工科院校缺乏以大工程教育系统观教育学生,学生一般很难全面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影响了实现“冀养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供国家建设之用”的目标。学校确定的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很难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需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严重影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整体优化

  人才培养方案总是强调比较统一的、刚性的计划,同一学科专业的学生用一种模式培养,很少考虑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每个学生基本上是同时入校,同时毕业。新兴学科专业的数量和品种增长缓慢,一些已无社会需求的老专业难以改造,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社会工程调整的速度,致使人才培养出现产业结构性失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达到整体优化。重理论课程,轻实验课程;重自然科学课程,轻人文社科课程;重专业课,轻基础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单门课程设置,轻课程整体优化。在教学内容上,以行业为目标,以专业为中心,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三)实践教学理念未与时俱进

  目前,一些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仍然薄弱。由于学校本身的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实验经费缺乏,实验器材陈旧老化,加上实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实验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实验课开出率低,实验质量偏低,人才培养质量滑坡的现象较为严重。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实习基地建设薄弱,有部分实践基地流于形式,并且实习基地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科学评价标准,导致实习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践教学多为具体的理论课程服务,没有完全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谈何去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卓越工程师。

  (四)应用性和创新型教师队伍缺乏

  多刚毕业分配到大学工作的研究生,在尚未有任何教学经历的情况下,都成为了教学一线的骨干,使得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以致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断层结构畸形,队伍结构极不合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教师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难以得到老教师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指导和帮助,年轻教师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上只有边实践边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师在授课上,比较强调课堂教学,对社会实践不予重视,要想培养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学生相当困难。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真实反映,而人才培养模式科学与否,则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创新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借鉴何香凝教育思想,整体设计,有效实施,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和操作,全面推进。

  (一)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仲恺农工学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前身)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女士于1927年为纪念廖仲恺先生而创办的,并任校长15年。建校初,何香凝立足于当时“中国农民和工人倍受帝国主义、封建地主与大资本家及军阀的压迫”的国情和扶助农工的实际,确定了“冀养成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供国家建设之用”的人才目标定位[2]。因此,为了克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学校认真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等问题深入展开了大讨论。

  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对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来看,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标准的核心内容是高等工程教育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以及多方面的能力等两方面的能力。学校借鉴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新型工程人才标准,秉承何香凝“注重实验,而兼授以学理。管理务求完密,训练务求精严,冀养成勤慎耐劳、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供国家建设之用。”的培养理念,确立了以培养“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重实践、能设计、懂管理”等综合发展的,具备较强的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终极目标[3],构建了符合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平台加模块”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实现人才知识综合化,能力系统化,素质全面化。学校通过“平台加模块”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校培养的学生踏实肯干,尤其是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率达97%以上。学校在2008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可喜成绩。

  (二)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何香凝在人才培养上,实行学分制,采取分层教学,如农场实习及农学实验,“由专任教师及农场助手亲自指导学生在田圃工作。初年级专授耕耘、种植、护苗、施肥各种基本作业。然后逐年讲授较为精细的园艺工作及全造作物的栽培管理。高年级学生还在农场研究室熟练应用各种仪器,进行农学实验的精密工作”。学校借鉴何香凝的分层教学教育思想,实行学分制,根据学校确立的与社会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三平台、N模块、一拓展”的符合现代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如下图)。“三平台”是指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N模块”是指以专业方向多门课程组合构成的课程模块;“一拓展”是指以课外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主要拓展内容的教学体系。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人才的需求标准为设置依据,以哲学与社会科学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和自然科学类等学科大类开设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即保证了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开设学科基础知识,以求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专业知识的综合化。为学生后期分专业方向学习打基础,实现基础厚,口径宽的人才要求。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各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以多门课程组合构成“模块”,主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块”有利于解决宽口径培养与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之间的接口问题,有利于输送社会第一线即时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不同的应用型工科院校在实际运作中,可以通过调整平台与模块的不同比重,对课程体系的精心设计来实现对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调节。为保证三个平台与模块统筹安排与实施,以学校统一管理为保障,专业模块以各专业所属院(系)负责管理实施。学校通过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淡化专业,增强学生的职业变化适应能力与发展后劲,在宽口径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个性发展。平台加模块的培养方案满足学生成为具有专业知识的综合化人才的要求,为培养“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重实践、能设计、懂管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加大“三实”(实验、实习、工程实训)教学建设力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何香凝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制定了“扶助农工,注重实验”的方针,重视抓生产实践基地的建设,辟果园50多亩,种植香蕉、荔枝等果树,专供农艺科学生实习之用。建养蚕室1800多平方米,配备当时广东丝业界最先进制丝机36台,还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等。学校把实践教学制度化,学生每星期要到校内基地实习2天,每学期教师带学生深入农村半个月,学习蚕种改良和推广农科技术,学生要到农村、农场、制丝厂进行毕业实习一个月的优良传统[4]。

  学校秉承何香凝先生“扶助农工、注重实验”的办学思想,丰富其实践内容,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指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展开;“三个层次”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基础、专业、综合三个层次,涵盖实验、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同时结合“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还开展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等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体系构建与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相适应,坚持循序渐进、四年不断线,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实验课方面,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整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基地方面,学校近三年共投入800万元用于校内基地建设,另外每年还投入20万元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费用,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2个,如广东福迪汽车公司、广州沥滘污水处理厂、广州金碟软件公司等。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开展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地衔接,构成了整个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体系。

  通过“三实”教学以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近三年,全校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6 篇,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奖励5项,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励12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励2项,首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奖励14项,黄武强同学的“手动坚果脱壳机”获得了省创新实践二等奖等等。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丰硕。

  三、加强应用性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所在

  何香凝认为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她首先邀请了著名教育家许崇清为校董会主席,聘请了一批爱国的留日蚕桑专家、农艺家(如麦应端、杨邦杰、程树勋)等名师来仲恺农工学校任教。他们培育出“仲字1004号”、“仲字1006号”等抗病高产优良蚕种,在珠江、长江流域的蚕区推广,被很多蚕农列为“当家种”,并流传到东南亚与日本[5]。仲恺农工学校能够培育出“仲字1004号”、“仲字1006号”等抗病高产优良蚕种,与当时何香凝高度重视名师是分不开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这恐怕是现今中国学人谈论大学时引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当年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这句名言之所以为人们钟情,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办好大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师之所存,道之存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一所大学可以因大师之至而兴,可以因大师之去而衰,故大学之竞争实为大师之竞争也。

  何香凝重视名师任教对于培养卓越工程师来说尤为重要。学校始终秉承何香凝以“管理务求完善,训练务求精严”的严谨治校方略,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资助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行学术访问交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应用性、创新型教师培养。“送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工程一线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工程实践,要求教师通过工程实践获得工程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工程领域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工程项目研发工作。这样既增强了教师自身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也丰富了教学的工程实践经验,还能帮助教师积累和收集大量的实践教学第一手资料,以致丰富、补充与更新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为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条件。“请进来”就是请企业家和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把工程意识、工程理论、工程实例和工程文化带到校园、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学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溢滔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杨锦宗教授,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Sundaram Gunasekaran教授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客座教授。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校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有一流的教师,才会培育出一流的工程师,才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应用性和创新型教师是创新现代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保障,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所在。